新闻动态

您现在的位置: 广东共青团 >> 工作交流 >> 新闻动态 >> 正文

南方日报:广东首批国际志愿者赴缅甸归来盘点收获 干得如何数字说话

文章所在栏目:新闻动态 点击数:3849 更新时间:2006/7/16 9:11:41

本报讯 (记者/胡键 实习生/叶明华 通讯员/王茜)“我的实验帮他们抢回了10年的时间”,“我带的10名队员包揽了全部项目冠军”。昨天上午,从缅甸载誉归来的志愿者们用数字说话,赢得了的热烈掌声。

此次中国青年志愿者海外服务计划缅甸项目是由团省委、省农业厅、省体育局等共同承办,是广东历史上首批国际志愿者。

“如果是自己去摸索,还要10年的时间”

傅海平是华农的硕士,这次赴缅甸的任务是到当地农业部最大的棉花农场,从事棉花育种方面的工作。

尽管在去之前已经想象过当地的环境,但是在到达当地农场后,条件的恶劣还是让傅海平吃了一惊:“他们的棉花栽培技术仅相当我国80年代的水平,甚至很多我们在80年代已经具备的技术设备,当地还不具备。”

傅海平利用自己专业特长,经过考察研究,决定采用营养杯育苗的方法对缅甸棉花进行移植栽培试验,实验取得了很大成功,种子发芽率很高,成活率也很高,现在当地农场已经大面积采用该方法进行生产。农场场长感动地说:“如果自己去摸索的话,至少还要10年的时间。”

骆悦和傅海平在同一个农场工作,他着重在棉花的病虫防治方面帮缅方开展研究与进行技术培训。骆悦根据当地棉花的特点,探索出一个能够有效预防病虫害的用药方法,而且防治成本只是原来的十分之一。当地棉农纷纷采用他的新方法,每次见到他都亲切地喊:“中国中国,I LOVE YOU。”

“我留下了600株柑桔树,5000株树苗”

“临别时,当地研究中心的经理紧紧地握住我的手说,你的研究成果,将会使我们受益终生。”林伟动情地说,缅甸农业公司蔬菜水果研究开发中心的部门员工只有110人,其中领导干部约60人,工人只有50人,人员不足,研发水平低,原本属于一个可以砍掉的部门,但是他们不仅要保留下来,还希望能够在志愿者帮助下发展起来。

林伟顶住压力,利用自己在农业科学研究所担任农艺师时掌握的专业技术,结合当地的土壤情况,选择适合当地种植柑橘树苗,终于摸索出一套合适的栽培方法,柑橘的成活率很高,当地的农民都很高兴,“现在我虽然回国了,但是却在当地留下了600多株柑桔树,5000株树苗”林伟一脸自豪。

“所带队员包揽了全部项目金牌,2人3次打破全缅纪录”

王海滨此次赴缅的主要任务是执教缅甸国家游泳队。起初,缅甸教练看他只有20来岁,觉得他很年轻,能力有限,只给他带7名队员训练。一个月以后,经过测试,王海滨所带的队员成绩直线提高,游泳协会就把所有的队员都交给他来训练。

在5月29日进行的全缅锦标赛,王海滨所带的队员包揽了全部参赛项目的金牌,并有2人3次打破全缅最高纪录。缅甸体育部部长专门视察了他的训练,并亲自接见他。

微信扫一扫
关注公众号

青春广东新闻
南方plus

共青团广东省委员会
官方微博

广东共青团
bilibili